流動增效TM——快速交貨流程優化項目

一. 項目宗旨
聚焦生產線的瓶頸;突破快速交貨難點
融合中西管理思想;提升企業人均產值
二. 項目背景
“同行業的企業的人均產值可達到100萬,而我的企業人均產值現在只有38萬。目前這個行業的毛利比較高,我們還是能夠維持并有一定的利潤,但未來呢?我真不敢相像......”
——廣東XX傳感器企業總經理
“這些年公司對生產現場培訓的投入非常大,我們學過各種精益生產管理課程,很多生產管理干部對5S、現場管理、IE工業工程、零缺陷、TPM、PMC、TQC如數家珍,但授課后實際落地效果不佳,基本沒有達到企業想要的預期,所以現在我們非常迷茫......
——浙江XX精密儀器設備工廠生產主管
“公司早就提出了降本增效的口號并讓我們去想解決方案,我們做了很多培訓,但各個職能部門站在自己部門的立場上去理解管理理論,制定措施,結果就是大家都想做好,但都做不好......我們是多么希望有一個務實的外部資源能夠找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突破口,幫我們解決降本增效的難題.......”
——江蘇XX生產企業人力資源總監
著名精益管理專家安老師根據33多年在制造業企業摸爬滾打的實際經驗和15年精益管理培訓咨詢的體會,總結出:企業要降本增效,必須從中國企業的特點出發,走中國特色的精益之路,以快速交貨為突破口,從而降低成本,提升人均產值,離不開四大步驟:
而首要做的是第一步驟“以生產線平衡進行瓶頸改善”,最有效的就是通過:
快速交貨流程優化項目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人均產值。
三. 項目直接收益:
四. 項目輔助收益:
五.項目執行流程
項目階段 | 項目內容 | 項目成果 |
調研階段 | 遠程調研和現場調研結合 | 調研分析報告 |
第一階段 授課 (2天) | 知識構建 1. 講解均衡生產和拉動生產內容、影響均衡生產的原因和改善方法 2. 解剖企業現在的生產線,討論其存在的問題 3. 提出現在生產線改善思路 | 1. 通過企業案例講解,學員感受親切易懂 2. 通過企業案例討論,學員發言踴躍 3. 學員個人選定改善課題
|
第一階段 作業 (企業自定義時間) | 知識內化 1. 學員針對選定課題到現場收集數據 2. 學員根據收集的數據進行生產線改善設計 | 1.繪制新的生產線平衡圖 2.計算新舊的生產周期效果比值 3. 計算新舊的人均產值效果比值
|
第二階段 輔導 (2天) | 知識轉化 1. 針對學員課題改善方案現場核實數據 2. 對學員課題改善方案逐一點評 3. 學員對改善方案提出進一步改進設想 | 1. 學員進一步理解均衡生產和拉動生產的意義和改善方法 2. 學員產生再次改善的沖動
|
第二階段 作業 (企業自定義時間) | 知識升華 1. 學員根據老師的點評對選定課題重新設計改善方案 2. 企業組織高層干部對學員改善方案進行點評 | 1. 學員繪制新新生產線平衡圖 2. 學員計算新新生產周期效果比值 3. 學員計算新新人均產值效果比值 4. 學員制作成果展示PPT |
第三階段 成果 (2天) | 知識競賽 1. 老師審核學員最新改善方案 2. 學員匯報最新生產線平衡改善方案 3. 老師和企業高管點評學員改善方案 4. 老師和企業高管評選前三名優秀方案 5. 企業高層宣布新方案實施計劃 | 1. 快速交貨流程之生產線平衡改善方案PK 2. 評選最優生產線平衡改善 3. 制訂生產線平衡改善方案實施計劃
|
樣板生產線打造 (企業自選) |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時間周期,一般60天
|
六、項目特色:
① 講解為輔,練習為主,在練習中講,在學習中練;
② 以企業實際案例來講與練,讓學員身臨其境,易學易懂,更具深刻性;
③ 以現場產出成果為目標,直接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④ 改善方案由學員產出,更容易復制、推廣應用于其它方面的改善;
七、項目案例
廣東惠州一家生產內衣高檔面料的企業,過去一方面經常加班加點還不能滿足客戶的交貨期,另一方面又不斷地制造產成品庫存,成品庫有高達近千萬的布料五六年賣不出去。染色車間在制品堆積如山,用來裝布料的布車從幾十臺到三百五十臺還不能滿足車間在制品的需要。安老師進廠后,從松布、染色、脫水、拉毛、定型、質檢工序生產能力進行平衡分析找到了生產瓶頸并進行工藝平衡改善,兩個月內在不增加設備和人員的基礎上產能立即從日產六噸提升到十二噸。在制品大大減少,布車從三百五十臺降到一百五十臺。交貨期縮短百分之五十,人均產值提升一倍。
通過對企業客戶和產品的ABC分析,明確了企業的生產形態。根據JIT的原則采用拉動式排產,基本上沒有再產生滯銷品,產成品庫存降低50%。由于杜絕了滯銷品的生產,騰出來更多的生產能力生產客戶需要的產品,員工加班加點的情況大幅度改善。兩個月內在不增加設備和人員的基礎上,改善如下:
八、項目工具
1. 產品族分析圖
2. 生產線平衡圖
3. 生產線平衡圖解析
4. 生產節拍計算公式
5. 生產線平衡改善5W1H法則
6. 生產線平衡改善檢查表
7. 生產線平衡改善分析圖標
8. 生產線平衡改善---ECRS法則
9. 生產線平衡改善數據采集圖
10. 準時化生產JIT原則
11. 拉動生產與看板管理
12. 排產制程圖
13. 生產周期計算公式
14. 客戶ABC分析排列圖
15. 產品ABC分析排列圖
16. 雙堆排產法
流動增效:制造業企業客戶的價值是“高品質、快交貨”,企業的價值是“低成本、高效益”。而這一切都是由企業的“流”決定的,即“意識流、信息流、產品流、工藝流、時間流”,“流”的關鍵在于“動”,不動或緩動則影響客戶和企業的價值。安老師通過33年制造業企業工作經驗和15年生產管理培訓經驗,總結出“流動增效”的生產管理模式,是精益生產本土化的最好方法。
九、流動增效課程體系
項目咨詢電話:0371-55882218
助教手機:17319750822 18610488307 (微信號)
聯系人: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