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力:我究竟為誰工作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全體員工,基層員工、主管
課程方式:體驗式的互動、案例分析、模擬訓練、角色扮演
課程收益:
1、樹立正確積極的工作態度;
2、了解職場現狀,樹立危機意識;
3、競爭無處不在,要敢于競爭,善于競爭,培養奮斗精神;
4、以結果為導向,提升執行力,不為失敗尋找任何借口;
5、提升為自己工作的自主意識、責任意識、團隊意識、大局意識;
6、提升自我價值感,打破自我設限,積極進取,挖掘潛能;
7、清晰目標,掌握有效制定目標和達成目標的工具;
8、提升對社會、對組織的責任感,提升忠誠度與奉獻精神。
課程大綱
第一講:危機撲面而來——烏卡時代的職場變遷
一、危機撲面而來
1.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2. 2020年以來我們遭遇的百年大困局
1)經濟周期危機
2)產業轉型危機
3)突發性危機
案例:傳統汽車行業的顛覆
案例:銀行業的前世今生
3. 烏卡時代的四個沖擊與思考
1)行業發展的易變性
2)趨勢的不確定性
3)事務的復雜性
4)方向的模糊性
案例:《未來簡史》的無用預言
碰撞:職場人的出路在哪里?
4. 職場躍遷的三板斧
二、努力工作為了誰?
1. 你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樣的目的決定什么樣的人生
案例:羅素、稻盛和夫、周恩來的人生目的與生命成就
3.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視頻:生命的旅程
討論與碰撞:你生命的目的與意義?
4. 工作的動機決定人生的高度
游戲:你還剩多少時間?
5. 明天的成果VS今天的選擇
討論與碰撞:過去五年VS未來五年
第二講:職場躍遷的內燃機——積極的態度
一、為什么要有積極的態度?
討論與碰撞:什么叫成功?你對成功人士的定義?成功人士的特質有哪些?
1. 人類工作的動機是什么?
2. 探索:結合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層次,你在哪里?你未來去哪里?
3. 為什么要努力工作?
思考與碰撞:想要賺錢的前提是什么?
重點:成功取決于15%的能力和85%的態度。
二、思考:何謂職業?何謂事業?
討論:把工作當職業VS把工作當事業的不同結局?
案例:講師本人從職場菜鳥蛻變成長的親身經歷
重點:把工作當職業,只會全力應付;把工作當事業,才會全力以赴
三、職場工作態度的四種表現及其不同的職場命運
1. 能力差,態度差
2. 能力差、態度好
3. 能力強、態度差
4. 能力強、態度好
5. 提升態度與能力的三個有效途徑。
案例:某保險公司總經理馮先生三年冷宮,不計得失贏得未來的故事;
重點: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想要更好的生活所以需要更好的工作。
第三講:從優秀到卓越的成果思維
一、思路決定出路
討論:人類到底有沒有命運?命運的結局取決于什么?
思考:走運VS倒霉
分組研討:思維的力量
1. 正面思維VS負面思維
2. 以結果為導向的思維是如何形成?
工具:心智模式結構圖
3. 做了VS做到
重點: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
二、習慣的力量
1. 習慣決定性格
2. 性格決定命運
3. 培養好習慣的兩種方式
工具:《刻意練習》
互動游戲:轉手練習
案例:911事件中的三個幸存者
總結:技能是一道溝;態度是一座山;思維是一重天。唯有卓越的思維創造卓越的成果。
第四講:事業有目標,人生步步高
一、沒有目標,哪來的奔頭?
討論與分享:你的事業發展目標是什么?
1. 有目標導向的人更容易成功
案例:耶魯大學針對畢業生25年后的人生結局
二、有效制訂目標的方法
1. 有效制訂目標的工具
案例:李小龍制訂目標
2. 收入水到渠成的原理
視頻:《目標》
三、達成目標必備的行動力系統
1. 為什么年度目標達成者通常是少部分人?
2. 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3. 不達標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新龜兔賽跑的故事
工具:PDCA系統
團隊共創:達成目標的行動指標
總結:路走多遠,取決于目標有多遠
4. 每天多做一點點
1)假設每天多做1%,其結果就是:(1+1%)365=37.7834
2)假設每天少做1%(1-1%)365=0.0255
3)365天之后前者是后者的多少倍?1481.7倍!
總結:聚沙終能成塔,水滴定會穿石
第五講:五個維度,成就最好的自己。
一、智——學習力
1. 為什么要提升學習力:
2. 提升學習力必備的六個階梯
案例: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案例:職場達人從奴隸到將軍的歷程
總結:沒有學習力,就沒有競爭力,學歷不代表能力,有學習力者有能力。
二、信——信義與信心
1. 關羽VS呂布
討論:人才必備的三要素是什么?
2. 為什么信心是最重要的因素?
3. 沒有信心會面臨人生會面臨怎樣的結局?
案例:從大學生到殺人犯
案例:一個國家的命運
4. 提升信心的兩個方法
總結:在信的人,凡事都能——摘自圣經
三、嚴——嚴于律已
解讀:人不為已,天誅地滅?
1. 自我計較“得”的,必然是“失”
2.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3. 寬容大度是成功者必備的素質
案例:曼德拉總統的故事;
4. 不計得失,贏得未來;
總結:修身,方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四、勇——勇于擔當責任
1. 為什么要承擔責任?
1)責任的定義
2)賦予責任與不賦予責任的實驗
3)責任對于管理者的意義
2. 彼得德魯克對管理者的重新定義
案例:豐田CEO豐田章男與“剎車事件”
案例:7.23高鐵事故
3. 職場中為什么不敢擔責任?
1)經典案例研討、剖析
2)職場不敢承擔責任背后的癥結
3)擔責任與不擔責任的后果?
案例:德國國家銀行不擔責任的后果
案例:銀行家恰科與一根大頭針的故事
4. 工作與責任的關系?
1)您喜歡你的工作嗎?
2)您工作快樂嗎?
3)您工作的成就取決于是否你喜歡手頭的這份工作嗎?
案例:蓋洛甫的研究成果
4)責任心決定您職場成就的高度
案例:美國心理學博士的研究發現;
案例:某著名音樂家的案例
重點: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后果,要讓后果有效果,責任必在我。
五、仁——仁愛與感恩
導引:從說文解字來講,仁乃“人”+“二”,可以理解為二人相處之道!那么二人相處遵循的道是什么?仁愛與感恩,造就職場成功路
討論:為什么要感恩?最要感恩誰?
解碼:人一生的成就和命運與父親母親關系的影響;
視頻:母愛的力量
1. 感恩組織、感恩領導、感恩團隊、感恩一切
思考:人生的兩對父母:血緣父母與衣食父母,何謂衣食父母?
案例:孝子與成功者的關聯;忠誠者與成功者;
工具:感恩墻
作業:感恩練習(課后完成)
2. 自我省思,感恩奉獻
1)回溯生命成長的歷程
2)省思人生現階段狀態
3)省思人生及工作的真正意義
3. 課程作業
1)年度職業發展目標規劃圖制定,結合企業使命與主管任務目標,規劃學員全年工作和生活目標。
2)達成以上目標的行動計劃
特別說明:上述課程內容為通常版本。在確定授課前,老師會提前與相關人員做進一步溝通。通過訓前需求調研和需求分析,確定培訓目標,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調整課程實施和內容。
咨詢電話:(0371)55882218
咨詢熱線: 17319750822
微 信 號: 18610488307
聯系人:王老師